为了对接“教育强国”“新工科”建设目标,服务“实景三维中国”“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国家工程。适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复合型测绘人才的需求。面临AI、无人机、云计算重构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如GNSS-RTK替代全站仪、遥感AI替代目视解译)技术变革和测绘与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的深度融合。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于2025年5月12日下午开展了“立足教育强国,充分讨论总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题教研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机遇:各位老师充分讨论了测绘工程专业发展的机遇,测绘技术是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如北斗三号、高分卫星)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行业需求爆发:自然资源管理、应急测绘、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等领域人才缺口大。
2.挑战:大家同时对测绘工程专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挑战进行了讨论,具体如下:
课程滞后性:传统测绘课程(如《平差基础》)与新兴技术(如点云处理、InSAR)脱节。
师资结构单一:缺乏兼具测绘理论与AI/大数据能力的跨学科教师。
实践平台不足:虚拟仿真、智能测绘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式:
培养目标重构:从“仪器操作员”转向“空间数据分析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设计师”。
课程体系优化:增设《测绘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将Python编程、云计算基础设为必修课。
产教融合路径:与北斗导航、大疆、华为云等企业共建“订单班”;推行“1+X”证书制度(如“无人机测绘”“GIS开发”职业技能认证)。
4.测绘工程专业面临停招的问题:
对于大家都挂心和关心的测绘工程专业面临停招的问题,各位老师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停招该专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原因如下:
(1)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增长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景三维中国、北斗导航、智慧城市等国家工程需要大量测绘专业人才。
安全与主权维护:国土测绘、海洋权益监测、边界勘界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依赖测绘技术。
国际竞争:全球地理信息产业规模超5000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中国需保持技术自主权。
(2)行业转型催生新需求
传统测绘(如野外测量)岗位减少,但智能测绘(如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建模、遥感AI解译)人才缺口巨大。
据《2023年地理信息产业人才报告》,我国GIS与遥感领域人才缺口达20万/年,且薪资水平高于传统工程类岗位。
(3)学科交叉潜力巨大
测绘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环境科学等深度融合,衍生出地理空间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方向,成为前沿科技的重要支撑。

(图文/王芳;初审/刘珍珍;再审/胡晓东;终审/艾大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