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意见,自然地理与地理教育教研于3月12日在格致楼403教室召开了优化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吴汉博士首先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未来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老师们纷纷发言。谢贤健老师提出,应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地理大数据分析""遥感图像处理高级应用"等课程,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地理人才的需求。李壮老师认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要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建议在大一阶段增设"地理科学导论"课程,帮助学生尽快建立专业认知。王昌勇老师则关注到实践教学环节,提出要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增加"野外综合地理实习"的时长和频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次研讨活动气氛热烈,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教研室将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确保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地理科学专业人才。
(文/吴汉;初审/刘珍珍;再审/胡晓东;终审/艾大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