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王珊参加“土地利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6-09-04     来源:地资学院   作者:地资学院   查看:  

       2016817-20日,“土地利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 Use and Rural Sustainability)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陕西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总经理韩霁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Land Use Policy》主编、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Guy M Robinson、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Hans Westlund、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lex de Sherbini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ally Sargeson以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匈牙利科学院、苏丹卡布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中科院湖泊所等来自20多个国家、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共设五个分会场,安排学术报告61个,墙报展示46张。参会学者围绕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农用地保护、农村转型与重建、城乡联合发展、土地资源工程、土地利用政策等学科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和交流。我院教师王珊在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分会场中作了题为“Investig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Landless Farmers to Urban Lif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的学术报告,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和数据,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深入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特点及其现实问题,并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应对策。分会场主席瑞典皇家理工学院Hans Westlund教授认为该研究切合中国发展实际,只有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才能推进城镇化进程。分会场点评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李玉恒副研究员强调了该研究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强化小城镇及中小城市的发展,避免农村人口过多向大城市转移。同时,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同步推进,避免农民工“城乡双漂”现象的持续存在。

会后,王珊老师参加了对延安新区、延安羊圈沟黄土高原治沟造地与土地持续利用观测站、南泥湾治沟造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了新时期土地工程和现代农业的紧密关系,增进了对该领域学术研究前沿与重大战略问题的认知。

参会期间及考察过程中,王珊老师还与《Land Use Policy》主编Guy M Robinson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Hans Westlund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Sally Sargeson教授等学者就转型期中国的土地利用政策与乡村可持续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也是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北京,822-25日)的会前专题会议,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CURT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国际著名期刊《Land Use Policy》等的资助与指导。会前组委会编辑制作了大会论文摘要集。《Land Use Policy》会后开辟专期(Special Issues)发表部分优秀论文。王珊老师参加此次国际会议,展示了团队的科研成果,了解了土地利用与乡村可持续研究前沿问题,并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学术联系,为我院今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邮编: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