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质评委对地资学院师范生教育实习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2024-12-20     来源:   作者:余小丽   查看:  


根据《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教育实习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学校教育实习专项评估专家彭家寅、谢碧文、杜惠蓉、刘益和一行于2024年12月19日对我院地理科学专业2021级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了专项检查,专家组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全面了解学院教育实习开展与落实情况,具体包括教育实习对师德体验、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的覆盖情况,学生职业体验、实践动手能力获得等情况;评价指标与方式的科学性;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的投入度等。检查结束后,专家组向学院现场反馈了检查情况,就学院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教育实习工作亮点

1、学院重视,实施有序。

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实习工作,落实实习安排。实习前印发了《教育实践环节课程大纲》,制订了学院《教育实习工作计划》,召开实习动员会,明确师生任务。整个教育实习工作组织得当,措施落实,实施有序。

2、实现了教育实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实习前学院领导带队与校内指导老师一起到基地校落实教育实习安排。实习中,校内指导老师除线上指导外,还每月一次到学生相对集中的实习学校进行工作交流,并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检查与指导。实习结束后,学院及时召开实习工作总结会,总结工作得失,制定持续改进工作方案;校内指导教师组成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小组,召开教育实习经验交流与答辩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学院质评工作小组随后对教育实习工作档案与材料开展质评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抽查,督促落实整改工作。

3、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双重管理。

实行本校教师和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习的“双导师”制,制订有遴选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措施与办法,“双导师”数量较足,水平较高,责权基本明确,协同育人,履职有效。

4、落实校内指导教师工作量。

学院对校内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每生0.7教分进行核算,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定期对校内指导教师工作进行考核,制定了动态调整机制。

5、实习成效显著。

学院组织参加师范生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参加第三届川渝师范生技能大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参加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一项;同时,在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中分获特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本届学生考研比例较高,151名学生中有110人要考研,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在学习安排上采取了学校混合编组和学院学科编组两种形式,考研学生主要以学院学科编组形式进行实习,由于学科编组实习基地不能与学校基地重合,存在个别学科编组实习学校实习生超过20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2、部分实习基地接收的实生生人数较少(1到2人),组成协作研究学习共同体方面比较薄弱,校内指导老师对此类基地的检查与指导不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范生获得本院教师教学指导和心理疏导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实习效果。

3、教育实践的管理和监控还没完全到位,特别是实习学生偏少的基地,实习检查与指导力度还不够。

(二)改进措施

1、自2022级开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学校指导意见进行了调整,教育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学生实习与考研的冲突大大缓解,学院在实习安排上将以学校混合编组形式为主,学院学科编组做为补充,这样实习生将会相对集中实习,便于学生组成协作研究学习共同体,加强沟通与合作,也便于学院的实习检查与指导,提升教育实习质量。

2、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实践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依据毕业要求,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修定可衡量的教育实践表现性的考核标准,健全及时反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实习学生偏少的基地的检查与指导力度,关注教育实习中孤独实习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与心理疏导,通过双导师加强对实习生的成长指导和实习指导,形成评价改进提高的闭环,以评估结果推动教育实习质量持续提高。          /余小丽;初审/刘珍珍;再审/胡晓东;终审/艾大宾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邮编:641100